当Uber碰上一款神奇app,会发生什么乐趣?

2015-07-27   浏览:   来源: 商界招商网

【商界招商网 文丨左方】 2015年上半年过去了,笔者很怀念它。要说上半年科技圈最火的事儿,其一是互联网+概念掀起的全民创业风暴,其二则是Uber火的一塌糊涂。在半年的年中总结反省中,我突然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写过有关Uber一词的稿子,这对于我这样自诩为游走在

【商界招商网 文丨左方】

2015年上半年过去了,笔者很怀念它。要说上半年科技圈最火的事儿,其一是“互联网+”概念掀起的全民创业风暴,其二则是Uber火的一塌糊涂。在半年的年中总结反省中,我突然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写过有关“Uber”一词的稿子,这对于我这样自诩为游走在祖国大西部城乡结合部的先锋写手来说,是一件多么落伍掉粉的事情。

最近关于Uber无敌的各种故事的版本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譬如,进入建筑设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人才招聘等等,Uber不仅能叫车,还能叫冰淇淋、能叫飞机、能叫船、能叫三轮摩的、能叫鲜花……Uber似乎无敌了。

作为一名资深媒(wu)体(mao)人(gou),先给大家讲述一家名为秒赚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它是一款App,号称“改变传统广告逻辑”,上线一年,用户超千万,吸引20万商家入驻,广告交易额突破20亿, 更甚的是,普通用户只要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广告就有源源不断的盈利,每天可收入10元左右,通过推荐粉丝注册机制,每天最高能收入近万元。

坊间传言,就这么看着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企业,打算跨界合作——看秒赚抵Uber车费,即在专车上看广告抵车费。如果传言为实,意味着Uber继续跨界融合移动广告界!

不禁让笔者感叹: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确定这不是天方夜谭?然后突发奇想——当流行的“Uber思维”去碰上这么一款神奇的app,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一、秒赚科普

秒赚,这家公司总部在重庆,作为重庆为数不多的新锐互联网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看广告能赚钱,打广告不花钱。”

秒赚的模式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广告精准分配平台,而这个项目的颠覆性就在于,将传统广告平台的主要广告收入拿出来返利给看广告的用户,以“看广告赚钱”聚集用户、收集数据。然后,通过对用户地域、年龄、性别、爱好、工作等大数据分析,精准地分析出不同企业的潜在用户,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营销。

对于商家而言,广告内容自定,可以用商品冲抵广告费,而且是广告看了之后再付费。而在秒赚平台上的用户,通过碎片化时间“看广告”,每天可收入10元左右,通过推荐粉丝注册机制,每天最高能收入近万元。这些收益既能提现,又可以在平台上兑换商品。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坏孩子”,秒赚的横空出世让人眼前一亮。

在此,不考虑实现难度和政策风险,一切秉承着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精神来YY一下如何去改造这块app。

二、Uber延伸到秒赚的三大可能性

1、大数据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闲置资源的配置从来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信息不对称之故。如果能够有效解决资源配置,对实体经济的促进非常有效。在这方面,我以为,作为企业的Uber和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是有非常大的共赢空间的。

Uber的数据,能够统计出人们的出行时间、地点,统计出道路车辆的运行状况以及地铁的换乘比例等,再结合公交、地铁、出租车的数据,会有利于政府在交通管理上的决策。尤其是,当用户足够多、车辆足够多时,能够提高单位车辆的运力(比如拼车与快递),运送更多人口与物资,减少车辆的空驶率,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环保,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雾霾严重的城市。

而秒赚利用移动互联技术采集大数据,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数据库,再通过程序设定,将广告受众与企业主的目标客户进行匹配,从而为企业主锁定一批最具广告投放价值的人群,进行秒赚针对传播。

把广告主和消费者的需求精准匹配。只要打开秒赚App,观众看到的都是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需要的广告信息,这远比翻阅网站和报纸大海捞针般寻找相关信息更符合需求。而商户的广告,也被匹配给了他们最想到达的目标客户群体中。

举个例子,刘大姐的煎饼摊开在北京六号线地铁旁,她在秒赚上注册后,可以在后台设定自己目标用户参数,比如地铁族、收入范围、饮食习惯等。然后秒赚后台就会根据GPS定位,在煎饼摊附近锁定刘大姐设定的人群,当一个上班族没吃早饭就奔往地铁站时,秒赚广告就会推送刘大姐煎饼摊的广告,这时这个上班族购买煎饼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移动互联网增加了一个广告投放的维度,不管消费者走到哪里,都会收到个性化的广告内容”,秒赚广告最大的优势就是解决了此前传统广告投放受众分散,有效率全凭运气的痛点——每一个人收到的广告都是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信息。

除了解决受众分散的问题,在秒赚上投放广告的成本也比传统方式低。秒赚通过互联网创新实现了广告高度精准投放,让商户们摆脱传统广告投放的困扰,让消费者获得喜爱的广告信息,这种颠覆性的思维,让秒赚备受商家与用户的追捧。有分析称,秒赚将会从广告市场分得至少1000亿元的份额。

同为大数据的支撑,这是两者合作的可能性之一。

2、共享经济

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是共享,不管是Uber,还是秒赚,都从这一点出发改变着行业形态,这是两者跨境合作的另外一个可能性。

“每年的广告交易额如此之高,看广告的人却没有得到一点利益,秒赚要改变这一点”,秒赚创始人马昭德提出“把广告费直接分配给看广告的消费者”。

于是秒赚打造了一套自动化赚钱系统,把广告费直接分配给用户。用户每看一条图文广告扣除商家0.1元,其中7分钱直接分配给看广告的用户,剩下3分钱分配给组织看广告的用户群。用户用积攒的银元,可以在秒赚平台上兑换商品,普通用户每天能赚5~12元,如果推荐给粉丝,每天最高可赚1万元。

3、跨界大平台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是打造一个平台,让你在上面既能做好人,又能做好事。Uber如此,秒赚亦如此。

在秒赚平台上,由广告业务串联起的B端和C端已经实现了第一个跨界动作:银元平台。具体模式是消费者通过看广告获得银元,以此银元去换商家为了抵消广告费而拿出来的货品。

这个平台对商家的吸引力十分巨大。广告费实施的是有效点击付费,这个费用又能用相应的货品去抵消,实际上就是拿货去打广告——既能清库存,又在做宣传。

因为秒赚上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商家,在此基础上,马昭德决定顺势推出第二个跨界动作:直购平台,打造一个直接从商家到顾客的直购链条。

除了串联起B端和C端,马昭德下一步棋落在了B端之间的互动上——秒赚的第三个跨界动作:打造商家之间的以物易物平台。

这个平台的核心是按需分配。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商家都可以用自己手中的货品去向另一商家换取自己想要的货品。比如月饼商可以用月饼换取酒商的酒,酒商可以用酒换取一家媒体的广告位……

大数据、互联网共享精神和跨界大平台,Uber和秒赚有着太多相似的基因,合者共利。

三、最后的话

秒赚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到一个崭新的品牌将屹立于广告界,让传统广告平台颤抖吧!

有朝一日,这座app也有能力登上央视财经频道新闻,不再是传统的“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十个月。85%的用户会在1个月内将其下载的应用程序从手机中删除,而到了5个月后,这些应用程序的留存率仅有5%。APP涌现死亡潮,或许给激情无限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直接泼了一盆冷水。”而是“日前,我国业内再次崛起一个崭新的品牌,某app用Uber思维彻底的改造自己,将用户体验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从而诞生了这一世界上最神奇的广告平台。下面我们来连线前方的央视记者,喂……”

“滚犊子!我在用秒赚赚车费……”